李之怡 | 共164篇 | 推薦7 | 優秀5 |
姜恩澤 | 共108篇 | 推薦22 | 優秀10 |
劉鼎軒 | 共98篇 | 推薦36 | 優秀24 |
馬維霞 | 共80篇 | 推薦0 | 優秀1 |
陳永娟 | 共64篇 | 推薦15 | 優秀9 |
江秋 | 共63篇 | 推薦2 | 優秀2 |
陳樂樂 | 共60篇 | 推薦3 | 優秀0 |
胡豆兒 | 共59篇 | 推薦9 | 優秀7 |
房云玲 | 共57篇 | 推薦47 | 優秀5 |
董千里 | 共55篇 | 推薦30 | 優秀22 |
全國青年教師展示課教學設計
內蒙古自治區參賽選于一一楊 光
赤峰市元寶山區平莊礦區第二小學
[教師簡介]
楊光,女,1980 年 6 月出生,中共黨員,本科學歷,F任教于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平莊礦區第二小學,承擔著語文教學、班主任、大隊輔導員等工作。 在 13 年的語文教學工作中,扎實、親和、獨具 特色的教學風格使課堂靈動、活躍,教態親切自然,深受學生的喜愛。2013 年獲得赤峰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特等獎;2014 年承擔赤峰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觀摩課;2015 年榮獲赤峰市學科帶頭人; 2016 年獲得自治區“一師一優課,一課一名師”評比特等獎。 多次被評為赤峰市優秀輔導員,元寶山區先進工作者。近年來,《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語感之點滴經驗》、《探析新課標下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生活化》、《探究新課改下如何開發和利用小學語文課程資源》等多篇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。
一分耕耘,一分收獲。堅持不懈的努力讓她擁有了在自我省察中踐行教育理想的勇氣;持之以恒 的追求讓她在不斷進步中體會著成長的快樂。
《猜猜我是誰》教學設計
一一一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習作
[教材分析]
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習作要求和單元目標均提到“觀察自己最感興趣的,寫自己最想寫的,讓學生在觀察中有新的發現”。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目標中提出了“留心周圍事物,樂于書面表達,增強習作的自信心。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昕,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”的課程要求?紤]到小學三年級學生對動物的外形特點理解比較淺顯,描寫時不夠具體的現象,因此,結合第四單元習作要求和單元目標,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和樂于表達上。本課在設計上力求通過具體的情景,使學生在生與生、師與生的交流互動中,發展學生的思維,培養學生觀察的意識和習慣,增強習作的興趣。
[教學目標]
1. 在具體情境中,通過仔細觀察圖片、親自嘗試練寫和師生交流評價等方式,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按照一定的順序,抓住最突出的特點把小動物的外形寫具體的方法。
2. 發展學生的思維,培養學生觀察的意識和習慣。 通過師生、生生互動,讓學生樂于表達,體會 發現的樂趣,增強寫好一段話的信心。
[教學重難點]
培養學生觀察的意識和習慣,使學生樂于表達,感受發現的樂趣,對寫好一段話有足夠的信心。
[教學準備]
形象、直觀、生動的多媒體課件。
準備學生習作單和學生喜歡的各種小動物圖片。
[教學過程]
一、課前交流,增進了解。
1、談話引入:猜猜老師來自哪里。
2、課件出示內蒙自然景觀,草原上的各種動物等音像資料。
學生自由匯報觀察到了什么?
3、小朋友,你喜歡什么小動物? 請生交流談話。
4、猜猜這一節我們要上什么課?
二、創設情景,導入新課。
(一)揭示課題,猜謎激趣
1、教師板書,齊讀課題:猜猜我是誰
2. 趣味猜謎。
謎語一:身體毛茸茸, 眼睛圓又大, 嘴巴小小的, 四肢很靈巧。
(學生隨意猜,要求學生把話說完整,聲音洪亮,清楚表達。 )
2. 謎語二:身子像堵墻, 耳朵像蒲扇, 四肢粗如柱, 幫人把活干。
(要求學生認真傾聽,用心體會,并給予表揚。 )
3. 小結謎語特點:
為什么第一個描寫動物的謎語不好猜,第二個一猜就中呢?原來第二個謎語寫出了大象最突出的特點,看來只有把動物的特點說清楚,才容易一猜就中!
(板書:抓特點)
(二)自主觀察,感悟方法。
1.抓住特點(出示大象圖片)
(1)請同學們仔細觀察,看看大象的外形有哪些特點?
(2)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抓住大象的特點具體闡述。
教師小結:
同學們真會觀察,也很會表達,都發現了大象最明顯的特點,看來要想把一個小動物的外形介紹清楚,抓住特點很重要哦!
(3)隱去大象圖片,請學生描繪大象的特點,再根據學生的匯報,課件出示大象各部位的形狀。
2. 互動交流,理清順序
師:我剛才聽到大家一會兒說大象的鼻子,一會說大象的腿,一會兒說大象的耳朵,一會又說 它的尾巴,從大家匯報的過程中,你又發現了什么? 用什么好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呢?
指生自主匯報。
教師小結:這真是個不錯的方法,看來,在觀察小動物的時候如果有一定的順序,寫的時候就不會混亂了。
這樣才能把小動物的外形介紹的更清楚!有順序的觀察真的也很重要!
(板書:有順序)
3. 連句成段。
(1)出示一組句子,說說自己喜歡哪個句子,為什么。
課件出示:
1. 我很大!
2. 我是個龐然大物!
3. 我的身材高大,就像一堵墻。
學生匯報,教師小結。
(2)請同學們在練習紙上做個選擇題,每一項只選一句最喜歡的,選好后連起來讀一讀,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發現?
練習紙內容如下:
整體:
1. 我很大!
2. 我是個龐然大物!
3.我的身材高大,就像一堵墻。
鼻子:
1. 鼻子長長的。
2. 鼻子長長的就像水管一樣。
3. 長長的大鼻子能伸能縮,動作靈活,擺動起來就像一條騰飛的大鱗蛇。
耳朵:
1. 大大的耳朵,時不時地煽動著。
2. 兩只大耳朵總是不停地煽動,就像煽動兩把大芭蕉扇一樣。
3.大大的腦袋兩邊聾拉著一對又大又軟的耳朵,像兩把大蒲扇。
四肢:
1. 四肢很粗。
2.粗壯如柱的四肢支撐著我巨大的身體。
3. 四條腿就像四根粗大的柱子,腳掌似石頭一樣堅硬,走起路來笨笨的。
尾巴:
1. 尾巴長長的。
2.大屁股后面有一條尾巴,就像小辮子,真有趣!
3.長長的尾巴就像一根長長的鞭子,幫我驅趕蠅子。
(3)匯報交流:請2名學生讀自己選擇的句子。教師出示另外兩種連句方式,讓學生進一步感悟。
(4)小結學法:抓住特點,按一定順序將句子連接起來,就能把動物的特點寫清楚了。同學們,寫一段話難不難?(不難)對,連句就可以成段。寫作文難不難呢? (不難)是啊,你看,寫大象的外形,除了抓住大象最突出的特點,按照一定的順序,再運用上形象生動的語言來介紹大象,一頭活靈活現的大象就躍然紙上了!
三、細心觀察,嘗試練寫。
1. 出示小白兔,一起觀察。再出示多種動物圖片。
2、指名讀習作要求
選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,不說出動物的名字,抓住它最突出的特點,寫一寫它的外形,讓同學們猜一猜你寫的是誰?一會兒讀給你的小伙伴聽。
“最好按一定的順序寫哦”
3、學生現場習作,教師巡視。
四、評價交流,豐富體驗。
1. 指生讀自己寫的小動物,讓大家猜。 在猜的過程中師生互動評價,指導交流。
(1)實投展示兩位學生的習作,請學生讀出來
(2)大家猜這是什么動物。說說是怎么猜出來的。
(3)請學生提修改意見。引導思考:有沒有抓住特點寫,順序上是否需要調整。
2. 根據建議,不斷完善。
3. 選擇學生的優秀作品,進行展示。
五、總結升華,拓展延伸。
1.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,你收獲了什么?
2. 小結升華:
今天這節課你們真是收獲不小!其實,寫動物我們除了抓住它的外形特點按一定的順序寫,如果在這個基礎上給這段文字前面加個題目,后面再加上幾句描寫生活習性的句子,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了?磥韺懽魑恼娴牟浑y!
3. 作業延伸:
生活中,除了寫小動物的外形,還有很多有趣的現象也需要仔細觀察呢。 希望同學們下去以后,用你那善于發現的眼睛,把你留心觀察到的寫成一段話,讀給你的小伙伴聽,一起分享發現的樂趣吧!
[板書設計]
猜猜我是誰
抓特點
有順序
附錄:課文內容
習作
你把觀察到的事物寫進日記里了嗎?讓我們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記,聽聽同學的意見,再寫一則觀察日記。要觀察自己最感興趣的,要寫自己最想寫的。寫好后讀給同學聽,看誰在觀察中有新的發現。
陜西省參賽選手——溫 濤
漢陰縣實驗小學
[教師簡介]
溫濤,男,1981年7月生人,陜西省教學能手,全國優秀教師,F為陜西省漢陰縣實驗小學教師。其從事語文教育多年,躬耕于課堂,逐步形成靈巧扎實、雅致簡潔,溫情厚重的教學風格。先后三次獲陜西省課堂教學坪比活動一等獎,2012 年,參加全國第四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,獲綜合一等獎、朗讀特長獎和優秀教態獎。
其追求語文教育要回歸到“實、靜、具、素、美”的“自然語文”的道路上來,多篇論文在《教師論壇》《新課程》《小學教學參考》和省市論文坪選中發表和獲獎。
《-個特點鮮明的人》教學設計
——人教課標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
[教材分析]
《一個特點鮮明的人》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習作內容。 本組課文以“作家筆下的人物”為 主題,引導學生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,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,并在習作中加以運用。 本 次習作的具體要求是:一個特點鮮明的人,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即使偶然見上一面,他(她)的 音容笑貌,舉手技足,也會留在心中揮之不去。這次習作,我們就來寫這樣的一個人,可以是身邊熟悉的人,也可以是偶然見到的陌生人。 寫的時候,試著運用課文中一些寫人的方法,寫出他某一方面的 特點。從以上要求看,這次習作,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具體事例反映人物特點。指導的重點是運用功作、神態、語言等描寫人物的方法,刻畫出人物形象。
從三年級開始,學生一直在進行“寫人”類習作訓練,譬如:一個熟悉的人,一個喜歡的人,一個 印象深刻的人,一個敬佩的人等。 但對于五年級的學生而言,泛泛的寫人這樣的要求已經不夠,從本單元的選文及編排意圖來看,本次習作意在使學生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對人物的特點進行“刻畫”。 五年級的學生,已基本掌握“從具體的事例中去反映人物特點”,在此基礎上,我把本課的教學 重點放在“圍繞人物特點進行有目的的刻畫”上, 目的是提高學生對人物特點的“聚焦度”、“表現力”,讓其能夠調用恰當的描寫方法,用富有創意的文字,藝術化地呈現人物的特點!翱坍嫛比宋,是本課的焦點!懊鑼憽,從某個角度說,是全視域的,表層的;而刻畫,則是聚焦的,深刻的,具有雕 刻意味的!翱坍嫛笔悄康囊庾R下的藝術化地表現,這也是本次習作指導的核心。
[教學目標]
1. 回憶班級里印象深刻的同學,能準確把握人物的特點。
2. 圍繞人物特點,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刻畫,突出人物的特點。
3. 寫作過程中,有一定的讀者意識,能結合寫作方法對習作進行評價和修改,感受到寫作的快樂。
[教學重難點]
1. 在“修改習作”環節,能圍繞人物特點進行聚焦,放大細節,運用恰當的方式表現人物的特點。
2. 在“自由寫作”環節能較熟練地從多個角度,運用多種方法,對人物特點進行刻畫。
[教學準備]
多媒體技影,實物展臺。
[教學過程]
課前談話:請同學介紹同學,請其他人猜猜是誰,并簡單評價,如抓住某方面的特點,興趣、愛好、綽號等。
(一)猜猜他是誰:
1. 教師自我介紹。
2. 文學作品、影視作品中有很多人物讓人過目難忘,猜猜他是誰?通過描寫人物的片段,讓學生猜出人物。
(1)(諸葛亮)綸巾羽扇……
(2)(哈利波特)
(3)(孫悟空)
(4)(灰太狼)
3、之所以讓人難忘,是因為他們的外貌、語言、動作等。
設計意圖:此環節選取的例子都是經典作品或影視作品中的人物,他們特點突出,學生耳熟能詳。 在選擇材料時,有意識地從不同的角度選取最能體現人物特點的元素,如:典型的外貌,鮮活的 表情,個性化的語言,標志性的動作等,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并暗示學生關注人物最典型 的特征,為課內學生發現人物特點,提取典型特征,得到鮮活的寫作素材埋下伏筆。
(二)我來改作文:
師:接下來,我給大家介紹一個女孩子,奧運會上讓人印象深刻。(出示傅園慧的圖片)說說你對她的印象?
1. 我們班三年級的一個孩子觀看了一個視頻。(觀看傅園慧接受采訪視頻片段)。并寫下了一篇作文。
2. 閱讀學生習作,《可愛的傅園慧》,交流評議。
生1:不怎么可愛。
師:那怎么寫會更可愛呢?
生:描寫表情更可愛,語言“洪荒之力”,夸張的表情,豐富的動作。
3. 修改學生習作
(1)觀看片段一:傅園慧不敢相信,說:“58 秒 95?”接著說:“我以為是 59 秒! ”
(2)生修改,評價。
師:提示,你是先聽到她的聲音還是先看到她的人呢?
生:“58 秒95?”她倒吸了一大涼氣,“我以為是 59 秒! ”
師:這樣寫有什么好處?
師小結:寫語言,要巧用提示語。
師引導生讀:傅園慧不敢相信,說:“58 秒 95?”接著說:“我以為是 59 秒! ”
師引導學生發現上述兩個句子的不同,明確片段一是“敘述”。
師:動作、表情運用不夠。
生:“58 秒95?”傅園慧不敢相信,她瞪大了眼睛,張大了嘴巴,簡直可以吞下一個蘋果,大聲問道!班!”她吃驚地倒吸了一大口氣,“我以為是 59 秒! ”
師:剛才這段話,最吸引你的是什么?
生:可以吞下一個蘋果。
師:老師也改過,讀后評價。
師小結:我們要聚焦特點,放大細節。
師引導學生讀修改后的句子:“58 秒95?”傅園慧不敢相信,她瞪大了眼睛,嘴巴張得極大,簡直可以吞下一個雞蛋,大聲問道!班!”她吃驚地倒吸了一大口氣,“我以為是 59 秒! ”
師小結:也可以用比喻、夸張等修辭手法刻畫人物。
4、結合上述方法,修改片段二,相機點評。
修改前:
接著她又驚訝地說:“我有這么快! 我很滿意! ” “你是不是還有所保留? ”記者問。
傅園慧很激動,說:“沒有保留……我已經,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了! ”
讓學生自由修改,并互相點評。
設計意圖:小學生習作重在過程指導。對于五年級學生而言,他們掌握的僅僅是在敘述的過程中 寫人,而運用多種描寫方法,集中地表現人物某一特點,則需要進行相應的訓練。設計“我幫同學改作 文”環節,首先是要提高學生的評價力,讓其確定表現“特點”的創作目標。其次,學生了解的描寫人物方法很多,但對于“聚焦的方法”,“表現的手段”的仍需訓練。 如何更有效的聚焦人物的突出特點? 調用哪種表現手段最合適?在一步步修改作文的過程中,本課的訓練目標才能得到有效地落實。接下來的自由習作過程中,學生寫作的目的性就會更強。顧黃初先生說:“我們的作文教學,成績不能令人滿意,根本的原因是:教學的程序與文章產生的自然程序嚴重地不一致!痹趯懽鲗嶋H操作過程中最為核心的就是寫的過程,年紀尚小的兒童更需要教學的幫助完成。 本次習作,學生最難做到的就是“圍繞特點的刻畫”。 這其中就包括“選擇能凸顯人物特點的事例”和“運用恰當的描寫方法”。本環節的設計,是為學生掌握“圍繞特點的刻畫”這一核心目標服務的,也是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學習的支架,確保學生能循序漸進掌握方法,學會圍繞特點刻畫 人物,順利寫出語篇。
(四)為班級寫書:
1、激趣:剛才我們認識了傅園慧,現在老師要送同學們一本書——《我們班的那些人》,男生篇,女生篇,F在我們五3班也要征稿:
2、(出示征稿啟事)《我們班的那些人》征稿,要求:起一個個性的題目 ,選一件典型的事例 ,用一些恰當的方法 ,寫一個特別的人物。
3. 學生寫作,教師巡視。
4. 編輯審稿。
師生共評,主要對學生是否能針對人物特點進行刻畫,語言描寫,動作描寫,神態描寫等方法運用是否得當進行評價修改。
5. 回顧結課。寫咱班的人,還可以寫咱班的事,養成書寫的習慣。
設計意圖:寫作應該是在真實或擬真的語境下的書面表達和交流。 管建剛老師也曾說:“要想學生寫好作文,首先要給他們創造一個發表的平臺!贝谁h節,設計“共為班級寫本書”這一任務情 境,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,表達的欲望能得到充分的激發。其次,在寫作的過程中,他們是在與明確 的讀者進行意義建構和書面交流,也有助于調動他們更加明確的讀者意識。 再次,借助于這一真實 的任務情境開展寫作,能最大程度接近或還原學生的生活真實,是自然生態的寫作。 “《小學語文課程標準》在教學建議中指出: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,讓學生易于動筆,樂于表達,應引導學 生關注現實,熱愛生活,表達真情實感。 ”在學生習作環節,我力求以生為本,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主線,創設“共為班級寫本書 《我們班的那些人》征稿”的寫作情境,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,喚醒學生的生活經歷,讓學生有話可說,并通過師生講評,互評自評的方式激勵學生交流自己作品的精彩之處,不足之處,體驗成功的快樂,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。
[板書設計]
敘述——刻畫
聚焦特點 放大細節 巧用方法
附錄:課文內容
習 作
一個特點鮮明的人,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,即使偶然見上一面,他(她)的音容笑貌、舉手投足,也會留在心中揮之不去。這次習作,我們就來寫這樣一個人,可以是身邊熟悉的人,也可以是偶然 見到的陌生人。寫的時候,試著運用課文中一些寫人的方法,寫出他某一方面的特點。寫完以后,同學 之間互相坪一坪,改一改,讓人物特點更加突出。
江蘇省參賽選于一一一張維娜
鎮江句容市華陽中心小學
[教師簡介]
張維娜,女,1980 年 12 月生,江蘇省鎮江句容市華陽中心小學德育處主任,小學一級教師,句容市學科帶頭人,鎮江市德育先進個人。她的課堂親切自然,善于發掘學習材料中的“訓練點”,設置與教材相應的情景,以情真意切,引發共嗚為特色,激發學生樂學。曾在江蘇省“杏壇杯”優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,蘇教版小語第四屆課堂教學大賽中獲二等獎,句容市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一等獎。撰寫多篇論文在《江蘇教育》等各級刊物發表。 語文教學的路上,她懷揣夢想,在踐行中不斷追尋!
《記-次體驗活動》教學設計
一一一蘇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書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習作
[教材分析]
2011 版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》第二學段習作教學目標中提出:要“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,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”,“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、感受和想象,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、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”。蘇教版四年級下冊《習作 7》是記一次體驗活動,貼近學生生活,其訓練旨在通過一次有意義的實踐活動,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,并把活動過程和感受寫下來。
由于實踐活動是本次習作的前提,因此,本次習作的教學設計主要采用體驗式教學方式,重視學 習主體的經驗,強調讓學生親歷活動,在活動中獲得真切的內心體驗。在習作指導中,引導學生記錄真實生活,體悟抒懷,盡情表達。
四年級的孩子樂于參加各種體驗活動,也能簡單表達自己的一些感受,但不善于捕捉新奇有趣的、印象最深的內容,不善于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,習作缺乏新鮮感。因此,指導學生把體驗活動的過程寫清楚,不拘形式地抒發自己在體驗活動中的真情實感,鼓勵個性化的、有創意的表達,是本次習 作的教學重點及難點。
[教學目標]
1. 精心組織一次體驗活動一一一“漢字聽寫大賽”, 引導學生邊體驗邊記錄自己在體驗過程中心 理和行動的發展變化。
2. 指導學生有條理地寫清一個活動的過程,真實地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。
3. 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,學會從日常生活的體驗中去挖掘積累寫作的素材,能溫故知新。
[教學準備]
1. 教學 PPT。
2. 《習作 7》作業紙。
3. 磁性卡片。
[教學過程]
課前談話:播放中國漢字聽寫大賽片段,交流觀后感受。
【設計意圖:課前看視頻感受大賽緊張激烈的氛圍,為學生后面參與活動積蓄熱情!
一、創設游戲情境,暢談活動體驗
1. 我們今天也來嘗試一次漢字聽寫大賽。 (板書)
2. 此刻有什么想說的? (板書:激動 緊張 信心十足)
3. 本場比賽分三輪,每一輪規則的不同樣。
[第一輪]
規則:請在五秒之內,寫出一個兩字詞語。
(1)準備好了嗎? 開始! 開始。ǖ褂嫊r)停下筆!
(2)有人寫出來了嗎? (出示:開始)給聽寫正確的學生發獎牌
(3)引導寫出和沒寫出的學生說說內心感受。
板書:開心 疑惑 被玩了
[第二輪]
規則:左手握筆,在20秒鐘內寫出一個短句。
(1)昕明白了嗎? (倒計時)時間到!
(2)這一次聽寫內容是什么?你寫完整了嗎?
(3)請把你這一輪的感受也用一個詞語,寫在黃色的卡片上。
(學生寫感受,將典型的詞語貼上 黑板)
(4)猜猜下一輪的規則會是什么?
[第三輪]
規則:在 20 秒之內,看拼音寫出一個四字成語。
(1)說說看到題目后的感受
屏幕出示:hanchanglinli,(倒計時)時間到!
(2)你覺得你寫得對嗎?公布正確答案之前,我們先來看看正確的詞語解釋:形容文章、說話表達得充分、詳盡,痛快到了極點。 請看正確答案(出示:酣暢淋漓。 )有人寫對嗎? (無人)寫對三個字的?(發獎牌)
(3)第三輪比賽讓你有什么感受?也把你的感受用一個個詞語,寫在藍色的卡片上。 (指名讀,貼上黑板)
4. 三輪比賽結束,感謝大家的參加,讓我也過了一場主持人的癮。你覺得這是一場怎樣的比賽? (指名說感受,教師板書:討人厭 吃驚 被糊弄 )
【設計意圖:教師創設了“漢字聽寫”的情境,精心設計三輪比賽環節,每一輪學生都會有不同的感受,這樣的情境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。 在活動過程中,教師密切關注學生動態,積極引導學生真 實表達內心的感受,調動學生的習作積極性和表達的欲望!
二、明確習作要求,記錄片段感受
1. 出示習作提示:
(1)選擇其中一輪比賽環節寫清楚。
(2)寫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。
(3)書寫工整,正確使用標點。
達到一個目標,就能得一個“笑臉”,看誰能拿到三個“笑臉”。
2.學生按要求開始寫作(約 12 分鐘)。
3.教師巡視評價指導,擇優貼獎牌。
【設計意圖:上一環節運用的“漢字聽寫記錄比賽”的方式,已經幫助學生突破了難點,為片段描寫積累下了習作的素材,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,有了題材的積累。用文字進行片段訓練,是中年級的一個訓練重點。此時讓學生乘興限時完成,一氣呵成。教師巡視中及時捕捉到習作中的閃光處,給予學生激勵并記錄,為講評做好準備!
三、評初稿尋佳作,強化真實表達
1. 整體反饋學生寫作情況。
2. 出示記錄卡片:
(1)展示寫作有速度、書寫很漂亮、過程很清楚和感受很獨特的學生名單
(2)表揚鼓勵
3. 欣賞精彩片段:
(1)指生 1 讀(重點評講感受)。
特別注意一下老師給他批注的地方,有什么值得學習的。
小結:雖然沒寫完,但是過程寫得很清楚,寫出了感受變化。
(2)指生 2 讀。(重點評講過程)
猜猜老師的推薦理由是什么?請同學評價。完成評價表。
4. 小結過渡:過程清晰,感受真實,我們寫整篇的文章也要這樣。
【設計意圖:圍繞《課標》對第二學段寫作教學提出的目標:“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、感受和想象,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、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!薄霸敢馀c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!苯處熢噲D營造一個輕松的互動氛圍,創設一個展示和欣賞作文的平臺,從學生的習作個案出發, 引領學生圍繞本次片段練習“過程清晰,感受真實”的要求,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去品評、交流,體驗 習作與分享習作的快樂,培養修改作文的意識。 】
四、借助教材例文,指導謀篇布局
1. 出示教材中的習作要求:在參加一次體驗活動之后,寫下自己的經歷和感受。
2. 出示例文:柳倩影同學的《護蛋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?她有沒有寫出自己不同的感受?
梳理本次活動的過程:活動前——活動中——活動后(板:前中后)
3. 回顧三至四年級記事習作要求(播放微課)。
課件出示后兩個目標:
(4)有詳有略地將大賽過程寫完整。
(5)給自己的習作擬一個有意思的題目。
4. 課后,請同學們對片段再做修改,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,朝著后兩點目標去努力:
5. 同學們可以回顧一下,你曾經參加過的體驗活動,或者以后參與更多的活動,用今天學到的方法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記錄下來,與同學們交流。
【設計意圖:遵循“主體參與,分層指導”的原則,閱讀例文,再次深化“把經歷寫清楚,真實表達內 心感受”的習作要求,用微課帶領學生回顧以往習作中掌握的記事方法,為學生課后完成篇章寫作給 予結構和框架指導!
臨沂市東城實驗小學
[教師簡介]
修建,男,1999 年參加工作,現為山東省臨沂東城實驗小學語文教師。 課堂教學扎實、靈活,充滿 激情,幽默風趣。 多次獲得臨沂市小學語文優質課評比一等獎,多次執教省、市、區級公開課。 2016 年 5 月在山東省不同文體教學研討會執教觀摩課《送元二使安西》,名列榜首。 參與《智慧課堂》等教學論著編寫工作。先后被評為市、區級教學能手,曾獲得區級優秀教師、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。
《童年趣事》教學設計
——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習作
[教材分析]
童年,是充滿純真和情趣的時光,也是令人留戀和難以忘懷的時光。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 第二組教材,圍繞“永遠的童年”安排了《古詩同三首》、《冬陽•童年•駱駝隊》、《祖父的園子》、《童年的 發現》、《兒童詩兩首》五篇課文,以及口語交際《難忘童年》,而習作則安排了兩方面的內容供選擇,可 以寫有關小足球賽的看圖作文,也可以寫童年趣事。 可以說,整組教材突出“童年”這一主題,喚起孩 子們對美好童年生活的回憶和留戀,由讀到說到寫,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。
本節課的教學既要尊重教材編寫安排,也要關注學生的習作水平、思維表達特點,從基本學情出 發;更要探究學生在習作表達中出現問題的癥結所在,引導學生從思維、表達能力培養的角度進行訓 練和提升,從而提高習作能力。為此,本節課將習作置于單元整體之中,圍繞單元主題,著眼于學生習 作思維的養成和習作表達能力的提升,將習作內容的兩個方面進行整合,以寫好事件中的人物活動 為切人點和訓練點展開習作教學。 以小足球賽這篇習作中的人物活動作為范例,引導學生探究以怎樣的方式表達和呈現才能凸顯人物活動,把人物的活動寫具體,寫生動。在此基礎上,學生交流自己的童年生活,在講述自己的趣事中,嘗試運用本節課所學方法,將人物活動寫具體,繼而進行學習方法的遷移。
[教學目標]
1. 積極參與師生互動交流,樂于表達自己的見聞感受;
2. 初步領悟怎樣把事件中的人物活動寫具體、寫生動;
3. 交流自己的童年生活,并發現童年生活中的樂趣,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。
[教學準備]
1.學生準備:學習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課文,體會課文重點同句表達的感情,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。與爸爸媽媽一起回憶自己的童年。 準備童年生活的照片。
2.教師準備:學習課標、鉆研教材,設計教學思路。制作多媒體課件等教具。設計習作調查表、習作練習單,對班級習作情況進行初步調查,給每位學生提供課文紙、習作單。
[教學過程]
課前談話:
師出示詞語:雞蛋、實驗;饅頭、墨汁、毛筆;雙截棍,小手槍,教師等,問學生聯想到什么?(師生進行互動游戲。)
[設計意圖: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方式,設計游戲活動,通過游戲給師生創造一種融洽、輕松的師生交流氛圍,激發學生表達愿望,為課堂學習做好心理和情緒的準備。]
一、“話”童年,覓素材
1. 每位同學都有一段難忘的童年時光。童年是什么呢?童年是林海音看駱駝……,是蕭紅祖父園子里……(結合課文),還是(結合實際)……
(回憶五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,引出童年生活。)
2. 師生暢談:童年是什么?童年就是我們腦海中那一張張揮之不去的畫面……(圖片)
[設計意圖:圍繞單元主題,回扣本單元所學課文的主要內容,讓學生再次感受作者筆下童年 生活的無憂無慮和自由自在,教師進行情景的創設把學生的目光從書本引向了生活,這樣的安排 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打開,從生活中感受、暢想童年的美好。]
二、“議”要求,明方向。
1. 讀了習作要求,你知道什么?(默讀習作要求,交流對本次習作的認識。)
師:他關注了看圖作文——小足球賽,還可以寫什么?(自己的童年趣事)
他關注的是本次習作的要求。
師小結:從紅藍色字跡發現習作內容和要求。既要關注寫什么,還要關注寫到什么程度。
2. 出示例文——教師自己班級的習作,對照習作要求,發現習作優缺點。
[設計意圖:引導學生實踐審題方式和方法,力求讓學生做到兩個關注:關注習作的內容 寫什么;關注習作的要求 寫到什么程度。 同時,以例文片段為素材,不斷發現學生表達中的亮 點并加以提煉,通過現場交流、集體評議等方式,引導學生去發現讓表達更具體的方法。 學生在互 相學習和促進中,逐步加深對自己習作的認識,進而產生主動修改的愿望,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期待。]
三、“寫”片段,學表達。
1、他把事情寫完整了嗎?關注六要素。
2、內容要具體,做到了嗎?
生:他只是寫了比賽,沒寫到守門員怎么守門,觀眾怎么反應的。
師:小小守門員是圖畫的主角,對于人物的活動,他寫得很不具體。
3. 以小守門員為例,交流:如何把事件中的人物活動寫具體。請你們觀察這個小守門員是如何做的呢?
生:兩只手的動作,神態。
4、咱們先來說說他的動作。
5、光說不練假把式,咱演一演,說一說。
師:小小守門員來到球門前,只見他……
生:先岔開腿,半蹲,手撐在膝蓋上,頭微微向前,弓著腰,看著球……
6、這樣寫具體些了嗎?怎樣寫具體的呢?我們就可以把動作分解細化開來,就可以詳細。
7、其實大作家也是這樣寫得,林海音寫觀察駱駝咀嚼(出示句子),先寫了……,還寫了什么?(那樣丑的臉,那樣長的牙……)
生:排比。
師:神態也可以細化。
8、還有什么?觀察者的感受,(我看呆了……)也讓事情更具體了。
9. 生試寫,小守門員。
10. 師生評價學生作品,肯定優點,發現不足。
(1)案例一:動作、神態很具體,還融入了自己的感受。
[設計意圖:以可見可感的小足球賽中的守門員為例,教師借此發現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共性問 題,同時,將課前習作調查結果予以展示。 在此基礎上,教師通過情景創設、現場互動、適時點撥、同伴互助等方式,讓學生調動已有的習作知識,嘗試將小守門員的活動寫具體,讓學生自信地表達、有個性地表達,在生動有趣的言語實踐中提高表達能力。 依據學生最真實的學情組織課堂教學。通過思維的訓練和方法的引領,讓學生感悟到把人物活動寫具體的方式和方法。]
四、“扣”文本,學擬題
1. 師生借助課文題目,發現命題的思路。
2. 用學到的命題方式給自己的童年趣事起一個題目。(借助人物、事件、事物,關注點不同)
[設計意圖:基于學情調查,結合本單元教材內容,讓學生關注文章命題的特點,從而讓學生明晰 自己要表達的主題,從習作內容著手,自主取題,釋放、張揚學生個性。]
五、“憶”童年,聊趣事
1. 學生交流童年中有趣的事情。
2. 教師引導,讓學生交流內容,點撥其中關鍵要素。
[設計意圖:借助具體事物回憶自己的童年。讓學生從課堂之初籠統感性的童年認識漸入到清晰理性的往事回憶。學生記憶的打開,使得習作有了源頭之水,有了具有自己真實情感的事例。 在師生交流中,引導學生借助本節課所學方法具體交流童年趣事中的主要人物活動。]
六、展成果,促創作。
1.你們的事情都是童年的趣事。修老師自己班的學生習作,展示目錄。
2.你們也可以寫一寫。珍藏美好的回憶。
[設計意圖:基于“交際寫作觀”,作者不再僅僅是信息的發出者,而是一場對話交流的組織者和 協調者;“讀者”不再僅僅是文章的被動接受者,而是與作者一起進行交流的積極對話者、意義建構者、文章合作者;“作品”不再僅僅是“寫的結果”,而是持續具有交流和傳播價值的文本。 最后給學生提供后續交流平臺,可以起到延伸課堂的作用,進一步激發學生繼續參與習作交流的熱情。]
李之怡 | 共164篇 | 推薦7 | 優秀5 |
姜恩澤 | 共108篇 | 推薦22 | 優秀10 |
劉鼎軒 | 共98篇 | 推薦36 | 優秀24 |
馬維霞 | 共80篇 | 推薦0 | 優秀1 |
陳永娟 | 共64篇 | 推薦15 | 優秀9 |
江秋 | 共63篇 | 推薦2 | 優秀2 |
陳樂樂 | 共60篇 | 推薦3 | 優秀0 |
胡豆兒 | 共59篇 | 推薦9 | 優秀7 |
房云玲 | 共57篇 | 推薦47 | 優秀5 |
董千里 | 共55篇 | 推薦30 | 優秀22 |